作者:admin人气:0更新:2025-10-01 14:30:09
图解丨如何加强防范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发生
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人员密集场所相继发生死亡多人的火灾事故,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火灾离我们并不遥远!
今天,小凉同学带大家看图说消防,一起来看看如何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防范及在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备案。
开展消防安全自查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在外墙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严禁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用途,严禁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商场、市场和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违规施工,营业结束时应按规定关闭电源、气源,消除遗留火种。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按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保证24小时双人值班。
严格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组织对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照明,严禁违规进行电焊、气焊操作,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热设备、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严格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严禁违规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禁止个人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严禁在建筑内燃放烟花爆竹。
开展全员消防培训演练
社会单位企业应组织全体员工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员工应懂得本场所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逃生和自救。
确保大型活动消防安全
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须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举办。
严禁超员使用
严格控制营业期间的人流,并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人员密集场所严禁违规住人。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配备疏散逃生器材
人员密集场所可以根据人员数量,配备逃生绳、防烟面罩、应急手电等辅助疏散逃生器材材。人员密集场所可以根据人员数量,配备逃生绳、防烟面罩、应急手电等辅助疏散逃生器材。
积极举报火灾隐患
公民应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积极拨打“96119”举报电话或者通过有效途径,向公安机关举报。
人员秘籍场所逃生小秘籍
人员密集场所与大家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消防安全尤需保障。在这种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员密集场所逃生小秘籍,赶紧来看看吧!
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都装有疏散指示标志,当无法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逃生,要有秩序地疏散,不能乱跑乱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所以,这也提醒大家,到人员密集场所,注意先看清安全出口在哪里。
自制器材逃生。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后,可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逃生,如将毛巾、窗帘布或衣服浸湿后捂住口、鼻,作为简易的防烟工具;利用床单、窗帘结绳等来开辟逃生通道。当然,如果大家所处的人员密集场所有防烟面罩、逃生绳等消防器材,那就毫不犹豫地用上。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利用建筑物设施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外的突出部分和通向室外的窗口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逃生机会;但是老、弱、病、残、妇、幼人员,还是应谨慎行事,否则容易发生伤亡。
寻找避难处所再伺机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例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想方设法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脱离。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
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可以拨打'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外出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心阅读房门后张贴的逃生路线图并察看安全出口位置。
进入公共场所时,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
宾馆、饭店、商市场、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锁闭安全出口。否则,有关责任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人员密集场所要培训员工掌握初起火灾扑救和组织疏散逃生知识,确保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处置和疏散人群。
疏散通道内不能堆放易燃可燃杂物和自行车等物品,防止堵塞疏散通道。
发现火灾时,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立即从最近疏散通道和出口逃生;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得以任何借口封闭出口、阻拦逃生。
火灾中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高层建筑失火时,要从疏散通道迅速逃离,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1
END
1
来源:凉山消防
大家都在看
标签: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